首页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我校发表生物标志物检测研究领域进展综述文章
时间:2025-05-12  作者: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近日,国际分析化学领域权威期刊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中科院1区,IF=11.8)在线发表了我校无涯创新学院张鹏教授团队的综述文章“Innovative nanozyme-based detection methods for biomarkers in interstitial fluid

间质液(ISF)中含有多种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反映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然而,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如检测灵敏度低、操作复杂、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等。将纳米材料与ISF分析相结合,利用纳米酶的独特性质,可成功实现对间质液中生物标志物的微创、灵敏检测。纳米酶不仅具有与天然酶相似的催化活性,还具备成本低、稳定性高、制备简单等优势,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酶的不足。在检测方法上,运用比色法、电化学法、荧光法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检测等多种技术,并结合原位检测、离线检测和可穿戴连续检测等不同模式,可实现对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检测。


本文总结了基于纳米酶的间质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在多个疾病领域的相关应用,在糖尿病治疗中可实时监测血糖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血糖管理方案;在神经系统疾病、高尿酸血症、癌症、细菌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等的诊断和监测中,也能通过纳米酶检测间质液中相应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我校药物分析学2024级博士研究生赵久红第一作者,张鹏教授和凌桂霞高级工程师为共同通讯作者,沈阳药科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rac.2025.118248



上一篇: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药学名人系列论坛 (十八):吴玉章院士学术报告会
下一篇:我校在以血小板为基础的药物递送领域取得新成果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 邮编:110016
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 邮编:117004
辽ICP备18011232号-2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