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公众号
沈阳药科大学招生就业公众号
核心提示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这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学府,历经长征烽火、数迁校址,于1949年扎根沈阳开启本科教育,1956年成为全国首批研究生招生单位,累计为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16万余名药学专门人才,铸就中国医药领域的“北药脊梁”。
如今,学校立足辽宁、辐射全国,形成沈阳校本部与本溪南校区“一校两区”的协同发展、双翼齐飞格局。沈阳校本部深植历史文脉,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本溪南校区坐落于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药都新城,将智慧化实验室、创新孵化中心与山水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构建起“园校一体”的创新生态,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现代化育人高地。
学科实力全球顶尖,专业布局特色鲜明。九秩耕耘,育药界栋梁。沈阳药科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下设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临床药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1个学院。
学科实力是衡量大学水平的核心标尺。学校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辽宁省建设一流大学。药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中药学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对象,药剂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药学、中药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实力强劲,均跻身ESI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世界排名第47位,进入全球前万分之3.48,是辽宁省属高校中排名最高的学科;2023年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入选10人,在中国药学领域排名第一;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排行榜入选23人,在辽宁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学校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4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现开设21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6个成人本科专业,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其中,包含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30余项省级示范和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一流专业建设点覆盖专业总数90.5%,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师资雄厚人才辈出,国际合作视野开阔。学校会聚了众多专家学者,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在内的国家级人才60余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丹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79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常态化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持续营造国际化育人氛围,助力学生拓宽全球视野。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平台资源支撑有力。学校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牵引,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持续加大教学投入,优化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稳步提升。依托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药学领域拔尖人才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
学校构建起全方位、多维度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国家资助体系涵盖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级层面设有辽宁省政府奖学金,国内外众多医药企业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多元资助体系切实解决学生求学后顾之忧。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沈药品牌”深受青睐。科技创新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学校秉承“以药学研究为特色,向大健康产业全域延伸”的发展思想,构建了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与“药品监管服务”于一体的“3+1”型药物创新体系,形成全链条、多维度的科研支撑网络。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9个,涵盖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等标志性平台,覆盖新药临床前研发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与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实现深度衔接。
紧密对接大健康产业需求,学校在创新药物设计与发现、智能药物递送系统开发、药物筛选和活性评价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尤其在粉体学、前药自组装纳米制剂、淋巴递送和示踪剂、国际化药品质量标准研究、脑科学和药物遗传学研究、毒理代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多个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卓著,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获得新药证书137个,其中一类新药证书10个。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同5200余份,合同额达19.4亿元,其中合同额超亿元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有6项,帮助医药行业增加产值数百亿元。
就业前景广阔向好,学子成绩斐然出众。沈药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实验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在行业内铸就了广受认可的“沈药品牌”,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第三方评价数据显示,近3年毕业生总体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度及职业期待吻合度均稳定在90%以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稳定在45%左右且持续攀升,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
学校构建起“互联网+就业”服务体系,打造“不打烊”校园招聘平台,年均接待进校招聘用人单位500余家,发布岗位信息数千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
九秩沈药,初心如磐。沈阳药科大学始终恪守“药济天下”的崇高使命,立足新时代,呼唤有志青年,在振兴东北的浪潮中奋楫争先、勇立潮头,以药学人的担当书写时代新篇。
高明宇
联系方式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024-43520666
网址:
https://www.syphu.edu.cn
招生信息网:
https://zs.syphu.edu.cn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
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邮编:1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