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热/电催化及变色性能
报告时间:2024年12月13日 14:00-15:00
报告地点:南校区 播馨楼106
报 告 人:王秀丽 教授
主办单位:制药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王秀丽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王秀丽教授分别于1993年、1996年和2003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配合物化学及多酸化学,多年来一直从事多酸基复合材料和功能配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催化、催化氧化、荧光传感等方面的性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辽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项目以及辽宁省兴辽英才支持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ACS Sustainable Chem. Eng.、Chem. Eng. J.、Chinese Chem. Lett.、Chem. Commun.、Inorg. Chem. Front.、Chem. Eur. J. 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0多篇,多篇论文入选ESI-TOP论文,2014-2023年连续10年入选爱思维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共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主编出版著作2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21-2023年入选“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2022-2023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奖榜单。作为研究生导师20年培养研究生60多人,其中有40多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12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目前为辽宁省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晶态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期刊《Polyoxometalates》编委。
王秀丽教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带头人和辽宁省基础化学教学团队带头人,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辽宁最美教师、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报告内容简介:
新型功能配合物晶态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课题组一直从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晶态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热催化性能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各种有机配体,与多酸和过渡金属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进行配位组装,获得了一千多个新的多酸基配合物,在单晶结构表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这些配合物的光催化、电催化以及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性能,探索了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新型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研究背景与课题组工作概况;(2)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热催化性能;(3)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与电催化性能;(4)多酸基紫精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热/电致变色性能。以新配体的设计和新型功能配合物的合成为基础,重点介绍近几年来在多酸基功能配合物合成与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