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A first-in-class selective inhibitor of ERK1/2 and ERK5 overcomes drug resistance with a single-molecule strategy
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1日14:30-15:00
报告地点:校史馆报告厅
报 告 人:孙秋 研究员
主办单位: 制药工程学院
中药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孙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聚焦肿瘤耐药候选小分子药物发现工作,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包括J Med Chem,Eur J Med Chem,Trends Microbiol,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Acta Pharma Sin B等,ESI高被引论文2篇,Faculty Opinions(原F1000 Prime)重点推荐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9项,担任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Front Drug Dis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等期刊青年编委/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任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促会人工智能与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委员等。
报告内容简介:
尽管激酶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KRAS和MEK等靶点产生获得性耐药性仍然是一个挑战。ERK1/2位于该途径的末端,高度保守,不易发生突变,因此作为一个关键的治疗靶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使用靶向ERK1/2的单一疗法的尝试只取得了有限的临床成功,主要是由于疗效有限和耐药性的出现。在此,我们提出ERK5在TNBC中ERK1/2抑制后起着补偿途径的作用。通过利用多药理学原理,我们计算设计了SKLB-D18,这是一种选择性靶向ERK1/2和ERK5的一流分子,对这两种靶点具有低纳摩尔效力和高特异性。SKLB-D18在小鼠中表现出优异的耐受性,并显示出优异的体内抗肿瘤疗效,不仅超过了现有的临床ERK1/2抑制剂BVD-523,还超过了BVD-523和ERK5抑制剂XMD8-92的联合方案。从机制上讲,我们表明SKLB-D18作为一种自噬激动剂,在mTOR/p70S6K和NCOA4介导的铁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会减轻多药耐药性。